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农业中华 > 第1章 光绪家难(1/4)

第1章 光绪家难(1/4)

回目录农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

&am;ns;&am;ns;&am;ns;&am;ns;三重的院子,烧掉了一半。&am;ns;&am;ns;&am;ns;&am;ns;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狗年。朝廷将进行戊戌变法。&am;ns;&am;ns;&am;ns;&am;ns;大清帝国与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德国攫取了修筑胶济铁路、开采铁路沿线矿产、优先承办山东各项事业的特权。丧权辱国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满人政权与汉人权贵之间的斗争已经不可遏制,只是大清帝国已经积贫积弱很多年了,无论是哪一方都无法在列强面前抬起头来。奋起抗争的不是朝廷,而是平民百姓,是义和团。慈禧太后对汉人的提防已经变成了不满,朝廷也就有了将义和团变成正规民团的意向。但现实比理想残酷,农村的控制权不在朝廷手中,大清国政不下乡镇,农村由地主阶层和大家族统治,严格来是汉人的。义和团不过是反饥饿,反压迫的农民,或者直接是灾民组成。朝廷支持义和团,想利用义和团打压掌握了大权的汉人士绅阶层,但是饥饿的农民最先反的恐怕正是朝廷。老佛爷为了反对变法而下的暗刀子,恐怕最终会伤到自己的身上。&am;ns;&am;ns;&am;ns;&am;ns;当然这一切与张春没有关系。&am;ns;&am;ns;&am;ns;&am;ns;三月,春寒未尽。&am;ns;&am;ns;&am;ns;&am;ns;云龙河从虎头山流出来,时而暴烈,时而温顺地汇入云梦泽,汇入汉江。河畔的云龙镇正在山区和平原交界处,这里的人被称为湖里人。千湖之省,云梦大泽还没有完全消失,湖当然多。当然根本原因除了汉江经常泛滥以外,就是河渠不畅,自涝引起的。&am;ns;&am;ns;&am;ns;&am;ns;若干年后,一个试图改天换地的伟人开通了多条人工河,把沧海变成了桑田。又过了多年以后,在农研所搞环境研究的张春也很难出伟人的决策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am;ns;&am;ns;&am;ns;&am;ns;与湖里人相对,不到二十公里,过了燕子口就进了大山,大山里的人叫做山里人。&am;ns;&am;ns;&am;ns;&am;ns;云龙镇,位于承天府,京山、钟祥、天门三县交界处,山里有山贼,湖里有湖匪,历来就没有太平过。这不,张家招贼了,或者这个云龙镇都招贼了。&am;ns;&am;ns;&am;ns;&am;ns;贼人据是湖匪,但是却是从北边来的。河南大旱,遭灾就会有流匪,湖北好活人,所以八百里洪泽就多了一股“匪人”,到了湖北也预示着流匪会化为流民,他们要抢粮度过春荒,之后当几年山贼,就变成这里的山民。只是不管是流匪还是本地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消耗殆尽,十不存一。&am;ns;&am;ns;&am;ns;&am;ns;几百年来,这种循环不断,杀戮不断。山里人就是土匪的代名词,当然湖里人也差不了多少,只是湖里人地处平原,是生产粮食的地方,朝廷保护多一些,相对平静。&am;ns;&am;ns;&am;ns;&am;ns;云龙镇隶属于京山县,有副衙钱粮柜,原来的主官是县丞,也是千总,有一百多官兵。不过现在只剩下不到二十人。县丞和两个把总都死了,县令只好派了主薄过来,却只带了十多个衙役,衙役不是士兵,没有多少武力,在匪患中能起到的作用有限。&am;ns;&am;ns;&am;ns;&am;ns;今天有衙役过来问张家的灾情,也只是问问而已,不是赈灾,而是问春天能不能纳粮。朝廷政不下乡镇,乡镇原本是保甲来管理的,朝廷正处在缺钱的时候,他们关心的是银钱,赈灾变成了乡绅保甲的事情。不过原来的保长是现在张春的老爹,现在张家没人了,只剩下了八岁的张春。&am;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目录农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