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都市小说 > 官场风月 > 第四百三十章 畅谈经济(1)(1/2)

第四百三十章 畅谈经济(1)(1/2)

上一章官场风月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高正勇在王者还在兰谷县时,就对他印象不错,当时程晓宇提出要调王者回明州,就让他格外留意起王者的一举一动。后来兰谷县打通山路,开发旅游,经济大步迈向了新台阶,表面上是丁亥的功劳。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是王者在背后出谋划策,兰谷县有繁荣的今天,王者功不可没。

后来王者调回明州,他也断断续续在和程晓宇的联系中,听到王者的点滴。虽然不多,也没有刻意关注他,但还是一听到王者的事迹就放在了心上。此次他调任巨州市任市委副书记、代市,是他的政治生命中一次重大的机遇。在巨州市的市任上。如果做出了政绩,以他现在的年龄,再做一届市委书记,还可以在退休之前,以副省级的级别到人大、政协养老。

在临来巨州市之前,高正勇就仔细研究过巨州市的历史和现状,也将巨州市和明州做了详细的对比。就发现巨州市近些年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兄弟城市了。

最早在折江省成立不久,排车牌号码时,是按照当时的经济规模排序。明州第一,建州市第二,巨州市第三。几十年过年后了,巨州市的车牌还是b打头,但巨州市的经济在折江省已经排不到前三名了,去年排名第5,今年第6,明年能不能保住第6名还不好说,,高正勇在还没有上任之前,就已经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巨州市产业结构老化,全市轻工业落以前红火一时的棉仿厂。现在一片调零。都处于破产的边缘。全市的重工业也不发达,当然也不能完全说不发达,巨州市钢铁总厂号称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总资产500多亿元。职工2万人,具备了年产500万吨锢的综合生产能力。但单钢庞大是庞大,但属于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投入产出比低。人员臃肿,负担重。并不是高正勇心目中的理想的重工。

应该说,巨州市除了巨州钢厂以外,几乎就没有其他的重工业基础了。再有比较拿得出手的企业还有一家酒厂和一家羽绒服厂,可以说,巨州市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几乎没有,基本上还是十几年的产业结构,在南方发达省份早就完成了转型之后,巨州市还和折江省大部分地市一样,沉睡不醒!

从王者在明州城中村改造小组的表现,到他在桐县任副县时,为桐县招商引资,扩建景区,兴建度假村。打通山路,等等,可见王者出色的政治智慧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尤其是高正勇在仔细研究了王者经手的所有商业项目之后,大大地吃了一惊。因为王者看中的项目,全部赢利。达到了预定目标。

招商引资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可进外来资金之后,能够有持续的赢利点。

高正勇今天十分想见王者一面的真实用意就是,他听到王者是巨州市人之后,就动了心思,希望王者以一个巨州人的角度,来阐述一下巨州市今后的发展思路。

三人先是聊天。慢慢地高正勇就步入了正题,说出了他真正的来意。

王者听了,低头不语。

巨州市的情况他也是心里有数。不止巨州市,整个折江省都是差不多的一种状况,产业结构落后,人心思稳,进取不足,导致现在折江省在全国排名逐年下滑。正是因为折江省的经济状况一年不如一年,才在梧省的投资面前,硬气不起来。

也正是邱家的眼光独特,在牺牲了其他方面的巨大利益之后,终于力扶海峰林入主梧省。海峰林本来在有望在京城大部里面任一把手。但在和邱家老爷子面授机宜之后。毅然决定前往梧省。在其他家族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经济领域正在慢慢地成为改变政治格局的决定性力量之前,邱家已经抢先一步走到了前面。正是如此,海峰林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邱卫红事件,只一出手就决定了胜负。

如果海峰林早入主梧省两年,邱卫红也可以借助梧省经济发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官场风月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