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第一百四十七章正轨(2/3)

第一百四十七章正轨(2/3)

上一页大明公务员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一方面,经营辽东。将原本临时的据地,加强,变成固定的据点。另外一方面,就是尽可能选高价值的商品。此刻杨震一切都准备好了。准备再次起航。在此之前,自然要来这里汇报一下。

何夕到了,自然也要听听,也没有打断杨震的话,而是从后面走到一边坐下椅子上。

杨震自然要想起身行礼。

何夕说道:“你接着说,我听着就行。”

杨震说道:“是。”随即杨震继续说道:“皮毛已经处理好了。并在营口建立一个皮毛作坊。已经从内地请来几位大师傅。这个产业就能做起来。”

何夕忽然来了兴趣,说道:“在营口开作坊的人多吗?”

杨震沉思片刻说道:“并不是太多,大多都是皮毛硝制的。之所以在这里,一是东北的皮毛比较多。二来就是辽东的盐便宜。”、

盐作为一种原材料,不仅仅给人吃。在工业上也是有用的。在硝制皮毛这一件事情上,需要大量的盐,而辽东的盐价,要比关内盐价低太多了。

一核算成本,自然发现在辽东设立作坊比较划算。

何夕说道:“哦。你继续说吧。”

何夕内心之中,其实希望工业模式能够从官方移植到民间。毕竟何夕很清楚。之前何夕还没有觉得。但是最近黄子澄提出的这个问题。让何夕更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政府,或者朝廷,亦或者说是官方制造业。规模是有上限。

这个上限是有很多方面决定的。

最少,何夕现在觉得是软件能力。也就是管理能力。

最少现在辽东这一摊,何夕已经有些管理吃力了。何夕其实很希望民间能发展出来工业,自然是希望工业的种子,不因为何夕政治影响力消退而不存在。因为何夕很清楚。其实,这种分工,流程化,使用机械的类工厂的生产模式。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稀罕事情。

不管是,秦代兵器制造。还是宋代大规模冶铁基地。

都有类似,或者相似的情况。

甚至在内部管理上,有很多这种手段,比何夕现在粗陋的管理方式还要好。

但是最终这些产业,最后都怎么样了?

因为战乱或者政治因素,成为了历史的绝唱。

所以,何夕很明白一个生产模式,只要存在民间,因为利益自发接受这种生产模式。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只要不遇见那种大规模战乱,就不会有断层的问题。甚至即便是有那种大规模战乱,也无法阻挡,人对利益的追求。

只是看来,现实比何夕预料的更慢一点。

或者这才是古代的正常情况。一个秘方能传承十几代。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想要传播开来,需要的时间比何夕想象的时间多。

不过,何夕心中也在思考,这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杨震说道:“另外,我发现北边的林中人。特别喜欢糖,所以安排从潮州运糖过来。只是发现糖价格有一些高。”

何夕说道:“自然高。军中也是一群喜欢吃糖的。弄得我都头疼。”

糖并不在何夕的计划之中,最少东北是不产糖的。后世东北的甜菜,原产地在欧洲,这个时候还没有传入中国。更不要说,就是在甘蔗榨糖这一件事情上,是有技术积累的。

不用怎么操心,即便甜菜移植过来,怎么榨糖?这工艺还要重新来。何夕对此实在没有什么想法。毕竟他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对于有替代品的技术。何夕不想重复研发。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辽东都要从南边搞糖。

而今大规模榨糖的地方,其实就是潮州糖。产量有限。不过扩张迅速,两广,台湾,乃至于南洋四镇,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种植了。只是产业发展也是需要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公务员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