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八百一十三章 师老无功(3/4)

第八百一十三章 师老无功(3/4)

上一页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虽然城外的据点都被乾军攻占,但是城头守军和明江上的炮舰火力依然不减,乾军慑于法军的火力猛烈,根本无法在白天行动,但凡白天一有大队人马的移动,立刻会招致凶猛而准确的火力覆盖,只能借助夜色发动夜袭。

但就算能攻到城墙脚下,乾军也很容易被城头密集的火力死死压制得动弹不得,若夜间无进展,黎明时刻必须及时撤回;若天亮后再不能撤回,那这群可怜的官兵们就只能一整天趴在城墙根下、依靠占据城外高地的战友们不断的放枪放炮分散、削弱城头法军的火力、提心吊胆的等到天黑才能撤回营地。这一个白天的日子可是非常不好过的:不仅要窝在城墙根脚下忍受着炮火,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由于与后方的联系被法军火力阻隔,饭根本送不上去,送饭的兵丁们只能用布包裹着饭团用力投掷过来,如此做也是万般无奈之举,在密集火力的压制下,投饭团的兵丁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在这种压力下投掷的准头自然也是“可想而知”了,这样的饭团到底能有多少能进入那些城墙根下趴着的可怜人的肚子里只有天知道了,更加倒霉的是如果哪天缺米,只能熬粥喝的时候,那么可怜人们就更加可怜了。这一天也只能饿肚子了,总不能用布包着黏糊糊的粥往前抛吧?

即便如此,林苑生和滇桂军及黑旗军的将领们还是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希望有所突破,5月10日、11日、20日和21日,黑旗军用地道突击加地雷爆破的方法连续发动了两次突击,但是因为埋雷不得要领,仅仅是“地雷发,城微崩,飞石毙我军数人”的结果,缺口炸开后,后续部队又无法及时冲上。法军封堵及时,缺口处几乎成了乾军的停尸场,缺口也很快被乾军士兵的尸首重新“封堵”。场面甚惨。

由于法军凶猛的火力,乾军的进攻一筹莫展。法国人托马兹在他的《印度支那征服史》是如此描述的:

“9084年3月21日至5月22日。法军二千名为乾军二万五千名(有夸张,直接参加进攻的乾军总数不过一万,而且还不是同时投入战场)围攻,乾军武器良好,作战勇敢顽强,其进攻河内之坑道及防守之工事,均获法军官一致赞扬。乾军七次进攻,三次摧破城墙。城墙缺口填满乾军尸体。”

面对惨重的伤亡,乾军的士气低落,林苑生也意识到这样的进攻只是浪费士兵的生命,没有任何效果,5月22日夜,林苑生召集诸将会议,桂军将领陈朝纲等人颇为沮丧,认为再打下去没有意义,应该撤兵,黄守忠和吴凤典等黑旗军将领和今野岩夫则认为应该等那门120毫米大炮到来后继续进攻(由于雨季提前到来使得道路泥泞难走。这门大炮还在来河内的路上艰难跋涉),刘仁义则默不作声,会议最后的结果。在林苑生的一意坚持下,还是继续进攻,但林苑生听从了今野岩夫的建议,不再盲目发动进攻,只是严密合围,只等那门120毫米大炮到来。同时林苑生还向赵沃接连求助,要求再派援兵。

由于原来助刘仁义作战的滇军炮手为主力的炮队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苑生意识到了乾军攻坚武器的缺乏和洋炮的作用,这一次一改以前只要旧式劈山炮的作法。向赵沃打报告“请徐帅解大洋炮一二尊前来助力,则河内可破。法夷可灭。”

赵沃接到林苑生的报告后,立刻向顶头上司徐延旭发了呈文。请派援军和调拨前线需要的大洋炮,徐延旭倒是同意了,援军自然是可以派的,但大洋炮一时却上哪里找去?现在和船政及北洋方面联系调炮倒是可以,时间却来不及,徐延旭仔细了以前往北宁调运的军械物资,发现曾经调拨给黄桂兰的火炮当中有两门船政用退役的海军舰炮改装的100毫米陆战炮,还有配足的弹药,于是他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沃,要赵沃从黄桂兰处调这两门大炮,送到前线给林苑生使用。同时他也给黄桂兰发了命令,要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