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工业中华 > 838章 比火炮更困难的技术(2/3)

838章 比火炮更困难的技术(2/3)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可以说是让体系内的工程师们大吃一惊的。

事实上,齿轮的研究完全可以创造一门专业的科,而南洋重工和马尾实验室中参与研究的工程师们,都是从最原始的人字齿轮、二级减速的齿轮传动系统研发的,而秦铠提供的的字资料中将大型高速齿轮装置中涉及的渐开线、螺旋面等关键要素进行了说明,但是,从字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机器,这其中投入了上百位各类专业人才的全力协作。

除了第一代传动系统是高级技术师使用铣床完成高精度零件制作外,第二机床厂的高级技师李和星创造性的发明了由铣床改造成专门生产齿轮的简易滚齿机,这位徐堋方的得意弟子,通过这一创意获得机床专业工程师的认证,而这一创意在南洋重工体系内引发了一场万能通用机床和专用简易机床的大讨论。

而这一讨论通过徐国方的公转送秦铠之手后,出乎意料的获得了这位秦总少有的批示和嘉奖,机床工业作为工业体系最关键的技术和基础产业,经历着从专用到通用,再由通用到专用的不断变化,这一点,对于秦铠而言,他自然是了解的很。

通用机床可以说是机床产业的根本,南洋体系下的第一、第二机床厂,尽管每年已经能为旗下各类加工厂提供通用机床三千余台,但是,这数年间,秦铠还在不断从德国、英国、美国进口各型通用机床,这其中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种啥都能干、但是干啥都要手艺的万能通用机床,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效率。

要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机床和掌握技术的熟练技术工人,当然,以南洋体系仅仅算刚迈入工业化门槛的产能,以及中国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即便现在能用的人力资源范围还有限,但也已经是一个惊人的人口基数。

要知道,这时代整个欧洲不过人口,而中国的人口已经突破4亿,当然,人口并不等于技术工人的数量,但光是以广东、福建等地的技术工人资源,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工业化大发展的技术储备门槛。

秦铠在过去的8年间,在两广平均每年砸下近300万两的教育经费,近几年,新教育的投入更是渐,早已突破了500万两,但是,巨额投入的回报也是同样丰厚的,大批掌握技术、而且拥有创造力的技术工人、技术师、工程师的出现,成为了南洋重工煤铁复合体快速爆发的根本原因。

而这也促使了体系内机床产业的蓬勃发展,可以说,目前体系内第一机床厂、第二机床厂拥有的机床技术已经完全站在了这时代工业母机技术的前列,海外贸易中,国外最先进的机床技术都被引进和消化吸收,而体系内创新不断,已经掌握了全系列、全技术的通用机床产业,这也是产业进行质变的基础。

现在,随着体系内第一套用于高精度齿轮加工插齿机的出现,秦铠完全可以想象,不久之后,只要形成标准化的零部件,很快就能有专用的加工机床出现······更远的未来,随着加工精度和高速钢等技术的普及,大型部件的加工也会形成专用机床的生产,而最终的形态,他想象一下都会兴奋的跳起来,那自然是组成机床的出现。

不过,这玩意的出现,现在显然还没到时机,大量技术上的障碍,比如根本不存在的自动化测量技术等等,还有那种后世常见的多轴、多刀的专用机床,这显然需要时间来完成产业的进化,说白了,即便现在给机床厂这种先进的图纸,或许,以国人的指挥和体系内高级技师、工程师的聪明才智,或许能够制造出能够运行的机器!

但是,千变万化的专用机床,只要最终生产的部件发生细微变化,整个机床都有可能需要全面设计,而掌握这种设计能力,才是真正工业化的动力,而不是简单的按照图纸制造机床!

当然,现在南洋的机床体系已经迈出这重要的一步,清英也在介绍中重点强调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