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工业中华 > 第19章 咱的第一炮(3/4)

第19章 咱的第一炮(3/4)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然不会采用传统的层次教,这些孩子在最初的一年内完成填鸭式的识字教,第二阶段就是直接由炮厂的工匠进行技术带教,在习技术中,有针对性的强化化习。

当然对于生来说,是有着激励措施的,一阶段每月一块钱的补贴,二阶段就提升到两块钱,三阶段以此类推,直到能独立进行机械操作。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若是按部就班的进行,一是没有足够的教师力量,二是培养的生也完全没有针对性。

其实对于这个计划,他有着太多的顾虑,这些孩子今后接受的教育无疑是拔苗助式的,不过现在对于他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他需要尽快培养出能够应付爆炸式工业增的人才,这也是应急之策。

而让他感觉好笑和无奈的是,马尾船政堂十余年培养的大批应该有所作为的人才,却最终成为了南洋水师中并没有太多价值的水手或者设备操作员,这让他眼红不已,现在是需要改变的时刻了。

这边的基础教育,秦铠并没有投入太大的精力,将这些少年计划按照识字与否分为甲乙两个班级,识字的生直接由徐国方挑选船政堂艺圃毕业的工匠进行现场带教,不识字的小孩则聘请了几个当地的老先生授课识字。

此外,他还在马尾堂里贴出一张招募生勤工俭的告示,马尾船政堂的员也多为福州贫家子弟,船政堂每月给予白银四两的生活补助,不过对于有机会自力更生,还是吸引了大批前后堂的员,一下子就招募了七八个,这下大大缓解了教师的压力。

几天后,秦铠正在带着自己那个班级的员开展傍晚时分的拉练,何勇急匆匆的坐着马车赶来了,他带来了戴维医生从广州发来的电报。

这消息,秦铠已经等了很久了,他现在虽然还嚷着不差钱,可是花的都是何兴给筹的款子,他袋子里那几百两银子,还真是拿不出手。

打开电报,消息却有些出乎他意外,冯?施莱尔领事决定乘坐德国兵船“伯爵”号亲自来马尾与他会面,戴维医生也陪同一起来。

德国人有些迫不及待啊!秦铠暗自偷笑,这可是个好兆头,在电报中,他也看到施莱尔职务的变化,显然上一次的交易为这位德国人带来了不小的好处。

拿了我的好处,那自然就要回报我了,秦铠以手化刀,凌空虚劈了几下,身后面跟着的章奎又忍不住嚷嚷道:“教官,您这是练的啥功夫?”

秦铠回头凌厉的鄙视了这厮一番,“章奎,这叫过千变万化斩金手,懂不!”

丁日昌这几日心情不错,中堂大人那边已经发信去报功了,虽然炮局没有新的产品,但是光从产量而言,已经获得起码是10倍以上的增幅,光这一点,就能让李中堂大人兴奋一番。

孙师爷也隔三岔五的去火炮厂看看,新消息不断送来。炮局的几幢厂房都基本完工了,而船厂的机床车间正在全力施工,据小吏徐国方说,秦铠又针对炮局原有的机床进行了改进,而且设计出一种新的镗床,用于火炮的制作。

他也私下好奇,这秦铠究竟有多少精力,不过这问题他懒得去考虑,最近他身体每况愈下,他也考虑过是不是该告老还乡,归隐山林,他为官数十年,位居高位也有十几载了,这宦囊也丰厚的很。

而现在的官也越来越不好做,西洋人到处惹事不说,朝中更是势力倾轧,他可谓背景深厚,李中堂和左大帅都视他为亲信,但是在福州这一府之地,即便是兼任的船政大使也是束手束脚,各方势力都安插亲信其中。

若非这秦铠横空出现,马尾有了这番新局面,他还真就想着向中堂大人索个闲职,现在秦铠开炮局是他授意的,不过招人、开什么研究所确是借助何家之力,这其中的道道,他也猜到一二,这可都是他当年和现在都曾今有过梦想却始终跨不出的那一步,现在,倒也让他兴趣颇浓的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