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军史小说 > 工业中华 > 第149章 定远、定远(3/4)

第149章 定远、定远(3/4)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王睿杰,这批人手都是马尾船政的?”

“是啊,”王睿杰指了指后面的工人们,此时各个组正在整队和搬运行李,倒秩序井然,“徐大人,这一批算上我一共56人,其中27人是属于我领导的铁甲舰研发攻关小组的,其他29人,分属船舶设计、舾装等研发小组,都是我们马尾船政的技术骨干”

这话立刻引起了徐建寅的注意,这可是一整套的造船人马,秦铠竟然能派出来习一年半时间,这马尾船政现在究竟扩张到了多大的实力?不过这些问题似乎并不适合这么直白的提问,他想了想,招呼这些工人一同进入厂区。

作为德国重要的战舰生产基地,伏尔铿造船厂可谓是戒备森严,门口都有荷枪实弹的德国士兵把守,在提交了德国外交部的公后,工人们被带到了西面的一处宿舍区,简单安排之后,徐建寅拿出了秦铠的电报,在这里实习培训期间,都由他来进行具体的安排。

对于这一点,王睿杰完全没有异议,他现在需要解决问题和其他几个小组完全一样,还是那个语言问题,不过他这边可没有克虏伯钢铁厂那种宽松的条件,所以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好在他们这里有不少的技术工人都有与德国工程师工作的经验,有一些个语言基础。

在远渡重洋的船上,所有人都被规定,除非无法以德语表述的事情外,其他情况下务必都开口将德语,无论多蹩脚的口语,都必须开口讲、会听,所有人都明白,自己能不能听懂德国工程师的话,将是影响一生的重要因素,一路走来,众人对于基本的语句都有了一定的熟悉度,但是这语言的训练还是坚持不懈的开展着。

第二天,在办理了繁琐的手续后,德国工厂方面向每个中国工人颁发了临时的进入船坞的许可证,这一时刻,无疑是让所有人激动的时候,他们要在这个地方仔细盘这一年半的每一天,习德国人的建造工艺,才能在归国之后,把这里的德国工艺转变为马尾的工艺

作为德国方面的技术总管,陪同的是伏尔铿造船厂的一名设计主管、小老头布吕克,王睿杰也自然热情的上去打招呼,不过小老头对于中国人的到来并没有太多的表示,只是保持了礼节性的问候。

而进入船坞后,伏尔铿造船厂巨大的生产规模还是让所有人震撼无比,沿着奥得河的深水航道,一路建造了10座巨大的船坞,徐建寅指着最远处的几座船坞,一路介绍道,这些大船坞中甚至可以容纳巨大的船只在船坞内完成舾装,这样就不会因为天气等因素而影响到舾装的进度。

这绝对是一些新的理念,王睿杰暗中记下来,必须立刻向秦大人建议,在马尾也开工建造类似的船坞一路上走过去,船坞里都在建造各式的船只,有商用的货船,也有战舰,看大小,几乎都在5000吨以上的大家伙。徐建寅介绍道,在另一处深水航道上,还建有一部分中型船坞,可以生产5000吨以下的船只。

众人来到一处大船坞,这里显然就是徐建寅所提到过的,可以进行内部舾装的那种,除了一个巨大的船坞外,巨大的顶棚甚至盖住了一条水道,一艘战舰巨大粗壮的龙骨正在铺设中,光从巨大龙骨的度来看,这条战舰就远远的超过了南洋水师的旗舰501号。

德国工人正在忙碌的装配合处理着钢架龙骨,很显然这是一项非常精细和严谨的工作,这时候,小老头布吕克到是显露出作为主人的气度,非常客气的开始介绍起了这艘正在建造中的战舰,而徐建寅则客串了一回传译。

“诸位中国朋友,现在你们看到的正在铺设龙骨的是,象征中德两国友谊的新式“萨克森”级铁甲战舰,建成后,满载排水7700吨,舰宽18米、吃水6米战舰重点部位使用德国克虏伯钢铁厂生产的钢铁复合甲,装甲厚度达到300mm以上”

看到在场的中国工人震惊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工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